6月8日上午,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政治学教授、肯尼亚共和国副总统府常务秘书、内政部部长车威亚及其夫人艾米丽女士、肯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三秘戴维.卡巴特一行来到我校进行学术访问。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潘小娟教授、孙洁婉教授、贾文华教授、卢春龙副院长、国际政治系主任李群英副教授、韩献栋副教授、刘星博士以及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30余人参加了交流活动。新华社外事局干部卜鹏也参加了交流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交流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常保国院长对车威亚部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介绍我校在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车威亚表示,他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能到中国政法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很高兴,他以非洲现代化问题为主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学术演讲,阐述了非洲国家在走向现代化国家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车威亚以广为流行的英国学者吉登斯关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走向现代性的四个衡量标准(民族国家、工业化、中产阶级和政治民主)出发,详细分析了非洲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在以上四个方面产生的困境。例如,多数非洲国家没能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而仍然是部族国家;前工业化模式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民主政治和多党制的引入不但没给非洲人民带来福祉,反而带来国家的动荡。他主张要对西方的现代性理论和西方学者关于非洲发展的理论进行反思,建立起独立的、符合非洲实际的发展理论。
演讲结束后,车威亚回答了与会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非洲的国家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看待西方对中国在非洲经济贸易的批评”等问题,也解答了即将赴肯尼亚难民区做国际义工的同学提出的具体问题。车威亚表示,回国之后将尽快促成中国政法大学与内罗毕大学具体的学术交流项目的实施。
附 肯尼亚共和国简介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 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中部的基里尼亚加峰(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为非洲第二高峰。国土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4100万人。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21%)、卢希亚族(14%)、卢奥族(13%)、卡伦金族(11%)和康巴族(11%)等。全国人口的38%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6%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政局比较稳定。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尼亚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其殖民地。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
肯尼亚实行总统制。内阁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和总检察长共26人组成。独立以来,肯尼亚长期一党执政,1991年12月改行多党制,目前,肯有合法政党40余个。全国彩虹同盟(National Rainbow Coalition-NARC):简称全盟,为执政党,它成立于2002年10月22日,由民主党、论坛(肯尼亚)、自由民主党、国家党等14个政党为赢得2002年大选联合组成。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也是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设在内罗毕。截至2003年,肯同10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肯友好交往可追溯至唐代,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肯尼亚的滨海城市蒙巴萨和马林迪,肯当地首领和使节也曾往访中国。1963年12月14日中肯两国建交。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两国关系日益密切,江泽民主席(1996年)、李鹏委员长(1999年)和朱镕基总理(2002年)等曾访问肯尼亚,肯尼亚前总统莫伊曾于1980、1988、1994年三次访华。2011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肯尼亚进行访问,在内罗毕会见了肯尼亚副总统穆西约卡,并共同出席“新华手机报”开通仪式。肯尼亚政府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我国在肯尼亚的华人华侨数量不断增加,主要分布在内罗毕和蒙巴萨,总数约5000余人。(根据“百度百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