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资深外交家李道豫大使做客我校,就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口述中国外交的第十八次讲座。李道豫先生曾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等职,现为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及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李道豫大使将建交后的中美关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9年,其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中美双方为此先后发表了三个联合公报,美国断绝了和台湾的“外交关系”,并承诺减少对台军售。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0年,这是中美关系大动荡的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美国进一步以人权为砝码向中国施加压力。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美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不但使得美国的上述政策未见成效,更为第三阶段打下基础。在21世纪后的第三阶段里,中国不断崛起,经济上与西方国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美国也受到“911”事件、全球金融风暴及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冲击,中美关系更为复杂。
在出任驻美大使(1993年至1998年)期间,李道豫大使经历了中美关系最为动荡的时期。出任伊始,美国制定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的政策向中国施压,试图迫使中国妥协。但同时亦采取接触政策,维持与中国的关系。但中国始终坚持原则,使得美国方面放弃了将最惠国待遇作为杠杆的对华政策。
1995年李登辉当选台湾“总统”后,假借访问母校之名访问美国,实现“外交”突破,而美国也试图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在两国博弈当中,中国曾召回李大使以表明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经过双方的斗争与协调,最终美国政府也做出了让步,未使事态进一步激化。
在与同学进行的互动环节中,李大使一一回答了中美日三国关系、中美贸易问题、中美军事关系等问题,简约而又不失精彩。最后,李大使认为奥巴马执政后,中美关系开局虽好,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外交的根本是本国的综合国力,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的外交事业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