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公告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任剑涛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作者:政管学院网络信息员 发布时间:2009-11-09 阅读数:

11月5日晚7点,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剑涛教授为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探究政治根柢的三种方式:政治神学、政治诗学与政治哲学”的讲座,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我院杨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贾文华副院长参加了本次讲座。 

任剑涛教授认为,当下我国政治学研究存在着虚无主义和主流政体选择理论缺席的问题,在此前提下,政治神学以反现代主流的面目出现。以卡尔·施密特为代表的政治神学的最大特征,是在世俗化的情况下,为政治共同体的活动提供最后的神学依据。自由民主理论以自由为绝对价值,但却无法自我论证,而政治神学为该理论提供宗教式的信仰支持。与强化政治紧张感的政治神学不同,具有审美导向的政治诗学具有疏解政治紧张感的功能,它追问谁是政治秩序的最终提供者,进而陷入英雄崇拜的陷阱。接下来,任剑涛教授指出,我国正处于国家建构的关键点,需要的是公私分明的权利哲学,但政治神学和政治诗学却是公私不分的,因此,在当前政治进程中,信仰可乘虚而入,但必须有政体选择的坚定信念。 

任剑涛教授最后得出结论:第一,要肯定人为自己立法的信念;第二,要摈弃政治诗学和政治神学的冲动,选择满意但非完美的政治制度;第三,政治哲学限定为对政治的理性筹划,尽管其理性是有限的,但足以为政治秩序提供支持。 

任教授还就美国政治哲学的流派、当下中国的群体事件等方面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杨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杨阳教授指出,1840年以后,中国面临着制度重建和文化重建两个层面的任务,但至今尚未彻底完成。学者在思考国家及其内含的政治价值这一问题时,不能扮演宗教神学家的角色,更不能走向政教合一的道路。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