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30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政管论坛”邀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曹景钧教授,为政管学子带来主题为“华人地区的廉政与反腐败经验:政治领导、治理与改革”的精彩讲座。曹景钧教授围绕主题,运用一些主观和客观的标准,以及地区性调查数据,对香港、澳门、台湾、中国内地以及新加坡等华人地区的反腐败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论坛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李程伟教授主持。
曹景钧教授以香港地区为例开始了今天的讲座。首先结合世界银行的数据和国际透明的排名介绍了华人地区的反腐背景,包括制度建设和经济建设方面。如香港地区回归后在奢侈品、住房教育方面的发展,澳门博彩业、旅游业的进步,曹教授认为华人地区的反腐力度差别较大,但是国际上对于不同地区的反腐成果的认同度不同,从某种意义上为中国大陆的反腐提供一种经验借鉴。
接着,曹景钧教授依据背景介绍了各个华人地区的反腐措施,重点提到香港地区的廉政公署以及中国大陆的中央巡视组,作为同样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反腐机构,廉政公署的设立明显反映出政府贪腐的减少。
其次,曹景钧教授提出了影响贪腐的一些独立变项:文化解释、经济水平、法治、出版自由、民主、公民社会、制度解释和政治领导。其中,曹教授着重分析了制度解释和政治领导的研究方向。制度解释以香港廉政公署为例,强调廉政公署的分工、独立地位、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管、透明公示、民众监督等,介绍了香港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澳门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等受贪腐调查的事件;政治领袖方面介绍了曾任香港港督的麦理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等,他们的反腐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终得出结论,反腐既要注重像廉政公署之类的机构建设,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治领袖的领导。
曹景钧教授发言十分精彩,注重和同学们的思想交锋,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和讨论。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曹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廉政公署的内部廉洁、反腐是否重在制度建设、廉政公署与司法机关的关系、制度与领导人的作用等重要问题,以他丰富的经历和研究激发了同学们不一样的思考。不知不觉,讲座已经到了尾声,活动在参与者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了。相信这次的活动对同学们的学术思考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