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上午8时30分至12时,2023年第10期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在研究生院教学图书综合楼919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 “科学与伪科学”的主题展开,张永理老师主持,由钟文迪、闫恺妮与刘民昊三位同学主讲。
第一位主讲者钟文迪同学分享了英国学者蒂姆•卢恩斯 (Tim Lewens)于2015年出版的《科学的意义》(The Meaning of Science)一书。
蒂姆•卢恩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判断科学与伪科学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的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该理论认为一个解释世界的猜想,只有在其可能被观察证伪的情况下,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另一种是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的范式(paradigm),他认为科学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的范式,范式之间的更迭描述为“科学革命”,处在某一相对稳定的范式之下所进行的工作即“常规科学”,但卢恩斯认为这两种方法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范式理论并不能运用于所有的领域,并借此提出了他理解科学的观点:科学实在论,即“科学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准确地呈现它们所探索的那部分世界”,并且简洁而又精致地批评了对科学实在论的两个反驳:非充分决定论证与悲观归纳。陈述了一个支持科学实在论的观点:无奇迹论证。在介绍了科学是什么之后,卢恩斯借助三个例子:人类的善意、人类的天性和自由意志,对科学的意义展开了具体的论述。最后,卢恩斯指出,科学并不是全部,它并没有把所有值得了解的东西都教给我们,在科学之外,我们仍然需要进行价值“判断”。
在概述该书的核心观点后,钟文迪谈到这本书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启示:一是该书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与库恩的范式方法,通过相互比较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语言平实、深入浅出,用简单的语言向读者说明了许多科学哲学的内容,但是我们应该避免在论文写作中过于口语化的说明。三是该书经常且生动地引用经典例子,一些生活场景式的类比论证更是比比皆是,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更能让读者有所启发,更能联系自身实际,从而有更多的思考。最后是科学并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都不尽相同,科学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一种反思的能力,懂得运用个人化的、地方性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些知识可能经常要比由科学教科书提供的普世知识更有意义。
张老师点评中重点作了如下补充:一是在宏观认知上,科学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对世界进行阐释的科学方法,例如一些知识和理论就是这方面的体现,但是解释世界的知识和理论并不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个我们可以将科学分为伪科学和真正的科学。而科学阐释世界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归纳法,书中提到的科学实在论属于归纳法的范畴,这种方法虽然广为流行,但是其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会出现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所说的“归纳难题”的困境。例如在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地球上的人观察到的现象是太阳每天都是围绕地球东升西落的,因此,根据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归纳,得出日心说的结论,后来的科学证明这种结论是错误的。还如,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结论的前提需要观察了所有的乌鸦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事实上这个前提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全面和完整的。若是在人类出现以前乌鸦就早已存在了,人类就没有观察到人类出现之前乌鸦的情况,在人类与乌鸦同时存在的历史时期,人类对乌鸦的观察也仅仅是看到其中一部分,今后乌鸦是什么样子还没有出现也没法精确判断,所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结论是以偏概全。这就是归纳法的困境所在,也是概率推理、统计推断的局限性所在。因此,卡尔·波普尔质疑这种归纳的可靠性,认为有限观察是一种悲观归纳,会产生基率谬误,也为伪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卡尔·波普尔提出第二种科学方法:反归纳主义(anti-inductivism)即证伪主义,这种演绎推理通过“猜想——反驳”(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这一过程来证实或证伪一个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科学是可以证伪或证实的,提供观察和可靠的路径进行分析,一种科学假说或理论应该具有可测试性。科学允许自我怀疑。在历史上,一个成功的理论可能是假理论,曾经是最优秀、最杰出的也被认为“最科学”的理论也极有可能是错误的,科学实在论缺乏历史视野和历史证据。因此,天文学是科学,占星术不是。纯粹知识的学问并不一定是科学,创世科学、基督教科学只不过是冠以科学之名的伪科学。卡尔·波普尔坚信科学理想主义,而且科学是不断进步的。对此,托马斯·库恩并不认同,提出第三种科学方法,即库恩的范式方法,集中体现在他在1962年写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他认为科学知识增长的演化路径是:常规科学长期以来的发展会被偶发的、剧烈的观念革命所中断,这种革命需要下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的规则是指典范意义上的范式,解决某一科学问题的特定例子,它既不是某种思维方式、世界观,也不是某种训练,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不同范式的理论间是不可公度的(incommensurable)。因此,范式方法具有局限性,不能将其扩大化、泛化。牛顿运动定律、进化论、相对论都是各自领域的科学研究典范,但是这种典范不能越界,不能乱用与滥用。如进化论认为物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路径是自然选择,但是这一研究范式并且适用于牛顿的物理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社会学等研究。科学的意义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区分价值与事实的基础上,区分生物学与心理学上的自私与利他,即把人的本能与人内在地文化、社会环境关系分开。将科学应用于人类世界,坚持天性中善的一面,改善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类的自由。事实关注事物是怎样的,价值关注事物应当如何。科学要求和保持价值中立,但是科学会受到价值的影响,很多参杂着价值判断的科学有时会严重损害科学,甚至使科学被扭曲为伪科学、坏科学(如李森科的反孟德尔生物学),进而损害人类自身。根据某些科学制定的政策也要注意其引发的对人类不利的风险,如允许栽植转基因作物、制造某些危害健康的化学制品等。科学对于个人来说是通过运用科学解放思想、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对于政府来说是运用科学制定政策,通过政策来遏制人性的自私,发扬善的一面,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同时在科学的应用时我们要注意,有一些在理论上成立的东西,但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要懂得区分现实与理论的区别。相反的,一个理论从现实观察的现象中是正确的,但这并不就代表它就是真理,能够解释现实中很多问题的理论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去怀疑。我们应该努力去确保科学的使用是正义的、促进人类的幸福的。科学运用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科学要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用以区分一个文化的优劣。这启示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关注现实,联系实际,贯彻人文主义的关怀,坚持人文立场,遏制恶的一面,发扬善的一面,促进人类的自由发展。二是该书有两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第一个是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这样文章会更有说服力,同时通过将多个观点放在一起比较,有助于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各自的优缺点,进而形成更为深刻全面的见解;第二个是引用的方法,通过引用大量经典的东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不过我们在引用的时候要注意引用的规范,例如引用到一些关键词的时候,可以保留其英语原文,避免引用后造成对原意的歪曲。
第二位主讲者闫恺妮同学分享了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在1961年出版《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The Structure of Science:Problems in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一书。
《科学的结构》是内格尔学术思想的集中表现,整本书都是围绕“科学说明”这一核心展开的。科学说明即“科学力图以一般的术语来表现和表述各种类型的事件发生的条件,这些决定性事件的陈述,就是对相应事件的说明”。欧内斯特·内格尔认为“科学说明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同时科学说明是衡量一门科学的成熟性、甚至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一个主要标准。内格尔从科学和常识的区分开始,通过比较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再加上例举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对科学说明进行由浅及深的阐释,再加上对科学说明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实验和覆盖率模型的演算,内格尔透过这些现象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科学说明的本质、对科学研究的逻辑和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的分析进行了完备的讲解,内容涉及多个特殊领域的学科。
在内格尔看来,科学说明存在演绎模型、或然性说明、功能或目的论说明、发生学说明四种类型,其中演绎型说明最常见于自然科学中,演绎型的说明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必须满足演绎推理的形式要求——一个令人满意的说明至少是一个说明的前提必须比要待说明的定律“更普遍”,同时一个演绎说明的前提必须为真,他们必须被已知为真,必须比说明项更为人熟知;二是必须满足认识论要求和实质论要求,以便使之有意义且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对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欧内斯特·内格尔分为三个部分:一、抽象的演算,用来说明体系的骨架;二、一组规则,使得抽象演算与实验材料结合在一起;三、对抽象演算的模型,使得骨架变得有血有肉。之后作者由将其对于科学研究的逻辑和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扩展到了多个学科,包括力学说明和力学科学、空间和几何学、几何学和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其中与我们专业最相关的就是作者关于“社会学可是否能够建立普遍规律”的讨论,作者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可以总结普遍规律用以实现系统说明和预测未来。面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相对性和个人价值取向具有主观性的问题,认为一定要强调事实与价值、表征性价值判断和评价性价值判断之间进行区分,否则会把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和我们的社会理想混淆起来。内格尔认为价值是一个社会群体的规范性特征,它是基于个人价值偏见的行动,一般不会剧烈的改变整个社会行为模式。社会现象是由目的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规律一般来说是统计的,而且对社会现象的说明也含有一种解释的、理解的性质。
关于这本书对自己写作的启示,闫恺妮分享道:一是作者内格尔学术观点新颖,思维开阔。内格尔对科学理论的分析是独创性的,他对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进行了区分,对实验定律与理论定律做了比较,对一般理论进行了逻辑的分析和论述,最可贵的是他对特殊的科学理论及其理论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有机生物学、社会科学、历史学等等。不仅如此,内格尔对具体科学还提出不少有意义的见解。其中包括几何学与经验世界的关系问题,牛顿力学的使用语境问题,量子力学中状态变量的关系问题,生命的本质问题,生物学向物理学还原的可能性问题,社会科学的自然特征问题,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化的问题,价值判断的本质及其特征性的问题,历史规律的决定论问题等。由此可见内格尔思维之开阔,学问之广博。二是材料丰富、论证合理。作者开篇先区分科学和常识的关系,这是理解科学说明观的起点,由浅入深、自然而然地引入科学说明的概念,之后又通过举例的方法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科学说明的理解,其中例子的选择也十分精巧,既有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也包括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而且例子选取的都通俗易懂。三是对于思维观念的启发。作者内格尔提出有没有历史规律,尤其是那种能够主宰文明兴衰和人类命运的历史规律;这些历史规律是不是决定论的?如何平衡人的主观意志与历史规律?这些观念对于我们人文社科学生思考大有启发。
针对闫恺妮同学的讲述和理解,张老师在点评中主要补充如下:首先,撇开专业性,这本书还是不可多得的如何写好论文的经典指导之作,每一位学生都要反复多次阅读,从中吸取方法、规范和智慧。这是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其次,关于这本书所说的科学的结构,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关于科学一般必须具备的要素:概念框架(核心概念与专业术语,既包括时间序列,又包括空间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成熟的理论(包括判断、命题、公理、定理、定律、规律等)、符合语法系统的语义学阐述方式(用符合逻辑、语法习惯的句子和语言来精确、清晰阐释理论),无论哪种解释形式,都应该符合语言形式和逻辑结构。这是所有的科学都必须具备的要素,这是科学说明首要的目标和第一位的任务,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科学。这也是这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的任务和内容。二是从专业及其内容来说,科学的结构包括力学、物理学、几何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学科史和独特的领域及其说明方式。这是这本书中第七章至第十五章的任务,我们在写作中注意作者关于科学结构中要素的分析与运用。再次,我们在论文写作中还需要从这本书中学习的内容很多,需要仔细阅读和领会,其中有几点非常具有指导价值:一是关于文章的目录或框架结构,这本书的目录就是论文写作学习的样板。《科学的结构》每一章节标题严谨、言简意赅,在未阅读本书时,仅仅通过通读标题就可以梳理本书的脉络,可见其标题能够解释清楚其结构内容,表达清晰。二是在每一章中关于章与节之间的引言,引言是对上一章进行概括,同时引出本章内容进行概括介绍,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本书的每一章中的章与节之间衔接的引言为我们提供了规范化的典型范例。三是关于写作手法,论文写作中要避免拟人化、隐喻和类比的写作手法,拟人化会给人一种幼稚不成熟的感觉,而隐喻的写作方法会造成逻辑模糊,影响人们的阅读体验,类比是用熟悉的东西来解释不熟悉的的东西,而这两类东西在性质上不相同,实际上无法类比。当我们写专业论文时这些都有悖科学说明的基本原则和内在逻辑。在写作文风上,专业论文写作要用科学的语言,语言表述从常识中脱离出来,不要用公文式的、口语化的、俚语化的,而应该是用科学规范和严谨的文字表述来写作论文。四是在我们作有关案例分析和公共政策演进分析方面的论文的时候,作者关于“发生学说明”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开展规范性的学术研究,这本书中这方面的内容建议仔细研读并且确保领会其精神内核。五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论文的学术论证过程中要避免反事实论证,不要对历史事实与事件进行假设性倒推,在论证中不要以不存在的事实为推理依据,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这一点是我们很多中国学者易犯的错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能重蹈覆辙。
第三位主讲者刘民昊同学分享了英国科学家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于1892年出版的《科学的规范》(The Grammar of Science)一书。
皮尔逊在该书中全方位地考察了科学基础的根本问题,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科学的范围、分类、方法、定律、事实及科学的好坏等。皮尔逊对科学的好坏做了区分,他认为只列举研究结果、传达有用知识的通俗科学形式是坏科学,或者说根本不是科学。伟大的科学经典往往是最容易明白的书,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等,而所谓的科普读物反而不容易读懂。好科学的价值不仅仅给人提供了有用的知识,而在于学习好科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逻辑和理性的锻炼,并由此学会理性逻辑分析的能力,让心智变得更加理性和理智,脱离朴素的本能。科学的范围是弄清每个可能的知识分支中的真理,形而上学的东西不属于科学的范围。而所有知识(包括科学)最终以感觉为基础,科学对超感觉的东西不可知,科学是知觉的概念的描述和分类,是使思维经济的符号理论,不是任何事物的最终说明。所以,科学所处理的事实是感觉群,从感觉印象出发,通过机械的或心理的结合,形成概念并引出推论,这些便是科学事实,它的领域本质上是精神的内容。科学的目标是在可能的知识领域中追求真理,而这个目标只有借助彻底应用科学方法才能达到。
对于该书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启示,刘民昊同学分享道:皮尔逊的《科学的规范》写作极具逻辑性,结构清晰,极具批判精神,其充分肯定了怀疑和批判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为清除当时科学中存在的大量的形而上学成分,对大量权威学者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了批判,敢于用缜密的逻辑质疑当时的权威。此外,皮尔逊尽量用简洁的句子和术语表达复杂的思想,简化了复杂的科学表述,使读者不会受到冗长或模糊的表达干扰。
结合刘民昊同学的分享,张老师在点评中补充主要如下:一是做科学研究首先需要明白何为科学、何为非科学,非科学包括伪科学时常打着科学的旗号和名义干着违反科学的事。科学是有清晰的范围和规范的,要把非科学(形而上学、神话)、伪科学(科学算命术)剔除。二是在明确科学范围之后,我们需要明白科学方法。笛卡尔和皮尔逊是两位非常强调科学研究方法及其作用的科学家,笛卡尔认为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皮尔逊的《科学的规范》同样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地球本身没有经度和纬度,是人们用科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经度和纬度,有了经纬度就可以确立方位和位置,就有了GPS技术及其运用。确立经纬度的认知方法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把我们感知到的事物等转化成知识系统,进而上升为某些科学理论。这其中需要具有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人们首先通过感觉,形成认知,经过思想活动对科学事实进行分类,进一步建构形成理性,再加工形成理论。动物的认知是本能的,人的认知是经过思想的加工,是超越本能的。事实是客观的,但是把事实变成定律、变成理论完全是人主观思想活动的结果。在构建知识理论系统的时候,要使用规范、清晰的表达,要把事实中关键的东西当作素材。三是在论文写作时要重点阅读原著,领会原著的思想,在学术研究中要引用原著的内容,尽量不要是去读那些对原著解读中带有主观色彩的介绍性的、述评性的、争论性的文章,原则上不要转引;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论证要简洁,要学会用“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意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把牵强附会附加在原著身上的内容删去。同时,皮尔逊强调科学方法对培养公民的积极意义与作用,科学方法是训练公民心智和思维框架的有效手段,也使自己成为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规范和信仰科学价值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附1:本期阅读书目使用版本
1、(英)蒂姆·卢恩斯:科学的意义,徐韬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2、(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3、(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附2:研究生第二课堂介绍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社会保障专业读书会》是在张永理老师指导下,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课外开设的公益课程,旨在逐步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术思想、思维逻辑、科学方法和学术规范。读书会的方式是学生通过阅读学术名著发现和找到其中的写作逻辑,在阅读名著之后以课堂PPT展示学习名著中的意识(观念)、思维(逻辑)、态度(伦理)、立场、方法、文风(规范)等方面,按照专题形式进行研读,从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内在逻辑、框架设计、材料选择、论证过程、写作风格、研究方法运用及其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消除出现目前学术研究中的某些不自知的常识性错误,学生在经典著作阅读中获得成长,培养真正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的科学规范与素养技能。
张永理老师自2012年起开设公益性硕士生的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由老师开列经典书目阅读清单,并且每半年更新一次阅读书目清单内容,在春季、秋季同期开设,学生根据书单的安排,每2周举行一次,每年10-20次。每次由1-3位学生线下主讲所读名著,老师点评并且补充完善。至今一共举办130多次,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和出国访学有过短暂中断,2023年初恢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