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科研资讯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拓比较政治思想研究新视野

作者:陈雅静 发布时间:2025-04-11 阅读数:

4月5日,《政治学前沿》编辑部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在线主办“文明互鉴与比较政治思想”系列高端论坛第四场“比较政治思想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涛认为,中西方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比较研究中找准切入点和契合点,推动政治思想史比较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到底怎么比较?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比较?用什么方式来比较?究其本质,是方法论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唐士其提出,中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西方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确定性、不变性和普遍性,追求通过逻辑和语言表达的可验证知识。与之相对,中国传统对知识的理解更强调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注重具体情境中的中庸之道和互动关系。唐士其认为,中西两种政治学知识存在互补性,未来的政治学研究应融合两者,既保留对政治规律的探索,又加入政治道德的研究,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政治学体系。

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看来,中西方的政治学知识不仅具有互补性,甚至可能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在开展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古典与现代的差异至关重要。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西方古代的政治哲学之间,或许存在着更为显著的可比性。理解中国自身的政治思想传统,比较研究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将作为社会科学的政治科学与作为人文科学的政治哲学紧密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有无,或许是未来政治学发展值得探索且具有潜力的新方向。

原文链接: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第A02版:开拓比较政治思想研究新视野


附注:“文明互鉴与比较政治思想”系列高端论坛,是《政治学前沿》编辑部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扬中外政治思想研究的光荣传统,尝试打破中外政治思想研究的学科壁垒,为探求古今中外治道政理而搭建的思想交汇平台。论坛的主旨精神是直面文明差异,基于同情之理解而寻求普遍和平共存共处之道。论坛特别强调对政治思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中外政治思想的整体性比较、中外政治思想家的深入比较、中外政治思想重要议题的比较,以及一般意义上西方之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思想的研究,如俄罗斯、日本、印度、阿拉伯国家、拉美国家等。论坛期望通过政治思想研究的跨学科对话,打破现代学科过度分化带来的视野局限,推动政治思想研究的繁荣发展。目前已经围绕“中西政治思想的异同”、“法家与法治之辩”“现代文明的规范性与多样性”“比较政治思想研究的方法论自觉”举办四场活动。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