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公告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青年学者学术工作坊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11 阅读数:

2024年11月2日,由我院主办、“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创新团队承办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参与性与领导力”青年学者学术工作坊,在我校学院路校区成功举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我院师生共二十余人参与了研讨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研讨会首先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璇老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认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参与性与领导力具有关建性的意义,本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璇副院长致欢迎辞)

接着研讨会围绕“国家治理中的领导机制”“国家治理中的参与性”“科层治理与增效”和“城市治理与创新”四个子议题展开研讨。

在子议题一“国家治理中的领导机制”中,首先由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红老师,基于湖南HC村两轮调研,探讨了第一书记的短期治理效果如何转变为长期的治理效果;接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昊老师,从党领导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工作的历史演变和机构设置出发,讨论领导小组制度作为中央决策中枢和议事协调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历史特点;之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吴新辉老师,分享其基于93个乡镇班子调查数据,检验环境不确定性与集体领导行为对班子凝聚力的交互效应作用机制的研究。

在子议题二“国家治理中的参与性”,首先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陆健讲师,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探讨在中国文化情境背景下,国家主导下志愿服务动机及其作用机制;接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张勇杰老师,基于组织间网络中的整体网络视角,将“空间”的理念带入自组织网络的行动分析,研究了社会力量在灾害治理中地方化嵌入的行动趋向;最后,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何瑾老师,围绕基层社会矛盾调解的运作,构建在“结构-情景-过程”框架下分析影响基层社会矛盾调解运作的国家与社会结构要素和治理情景。


(子议题研讨)

在子议题三“科层治理与增效”中,首先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倩老师,分享了立足于中国语境,以信访积案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棘手问题的科层治理策略展开探索性研究;接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国家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朱萌老师,报告了在公共事务的复杂性、科层制政府的专业化分工与民众需求一体化间的矛盾,对政府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背景下,基于界面政府理论,界面组织通过流程化权力配置与科层制组织衔接,明确权责关系等的政府赋能增效的机制;之后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楚啸原老师分享其基于720名政府审计工作者调查研究,发现角色压力增加离职可能性,而职业认同和工作倦怠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在子议题四“城市治理与创新”中,首先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周昕宇老师,从政策问题的棘手程度和决策系统的知识需求两个维度区分了试验学习的四种类型,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试验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政策问题棘手程度和知识需求对试验学习模式的选择及其过程机制;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康黛崴博士,从政策反馈视角,基于北京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案例分析,探讨了政策试验的反馈效应对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最后,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王雨辰,在对特许经营的经典运作模式进行了成本和收益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许成本”“运营收益”和“质量评价”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国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市政水务特许经营项目的比较分析,论述了在PPP新机制下实现特许经营项目善治的三层逻辑。

(子议题研讨)

国家治理现代化青年学者学术工作坊旨在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等,开展实证科学研究与探讨,以期对相关学科领域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本次会议研讨主题与内容涵盖国家治理中的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的问题,内容丰富,观点视角科学且切合实际,具有丰富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