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学工 >> 党团学工 >> 正文

研究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 “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2024年第4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29 阅读数:

2024年9月27日上午9:00—12:00,2024年第4期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在研究生院教学图书综合楼0204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 “风险管理”的主题展开,张永理老师主持,由刘民昊、闫恺妮和钟文迪三位同学主讲。

第一位主讲者刘民昊同学分享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1944-2015)出版于1986年是学术名著《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一书。

工业社会之后的“风险社会(risk society)”,就是该书的主题,也是贝克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要理解风险社会,首先要理解何为“风险”。贝克将风险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对现代社会中人类制造的风险进行了深刻反思,对“风险”一词给出了新的定义。如今的“风险”指工业化进程中隐含的社会及政治后果,风险可被定义为以系统的方式应对由现代化自身引发的危险和不安。风险是现代化的威胁力量和令人怀疑的全球化所引发的后果。现代社会的矛盾和风险更具多发性、扩散性、全局性、复杂性和危害性,如今的风险是人类自身的行动的后果而非自然风险,如今的风险所带来的威胁具有全局性。贝克从风险的视角去审视现代性社会,将这种视野下的现代性社会定义为“风险社会”。

在《风险社会》一书中贝克认为:社会发展大体上会呈现这样的阶段——从农业社会经由现代化转变为工业社会,再由工业社会经历自反性现代化(reflective modernization)过渡到后工业社会,成为“风险社会”。在农业社会中,现代化打破了农业社会中的等级僵化、等级特权和宗教世界观,把人们从封建的情况下解脱出来,使他们得以进入到“以核心家庭为主的生活形态、以职业为主的劳动形态”所构成的工业社会。而自反性现代化则完全打破了之前工业社会中构建起来的那些构成“工业社会”本身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框架,完成到风险社会的转变。自反性现代化所作用的对象其实就是工业社会本身,它开始了对工业社会的社会体系和运行原理进行自我伤害。那些代表着工业社会同时也是构成工业社会的前提和要素——家庭、职业、工厂、阶级、雇佣、劳动、科学技术,一切都在不断的现代化过程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风险社会》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就是“自反性现代化”的两个讨论维度:条件维度和产物维度。第三部分阐述了科学的自反性和政治的自反性这两个方面,作者提出,工业社会因自身的实现而动摇了自身构成自身的基础。第一个维度(条件维度)所讨论的是“风险分配的逻辑”,也就是自反现代化“发生的条件”,书中主要从“论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的逻辑”和“风险社会的知识政策”这两个角度来阐述。第一部分的论点是:在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支配了风险分配的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发生了颠倒,也就是说——风险分配的逻辑支配了财富生产的逻辑。第二个讨论维度(产物维度)是关于个体化的问题。个体化其实是指“在当代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作者主要想强调个体化中原来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去传统化的方面,个体化是一种自反性现代化的“产物”。这个部分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纳为:工业内生的传统构件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嵌入了工业社会的设计蓝图(如体现为“阶级”“核心家庭”和“职业劳动”的图式),如今,这种成功不再沿着工业社会的轨道和范畴行进,它开始与之对抗。作者从地位、阶级、性别、家庭、个体的制度、认同、劳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下根植于人们生活中的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如何被“去传统化”的。

《风险社会》一书大量运用历史比较法:书中无论是在描述“第二次现代化”的概念还是在剖析如今面临的“风险社会”时,作者总是将其与我们已经历过的时代和剧变相联系。通过对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风险和财富分配的变化,这也是很多研究后现代的学者常用的研究方式。此外,贝克也运用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清晰简单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更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其观点。

对于如何学习其中的思想和规范,张永理老师在点评中重点作了如下补充:一是研究的视角创新。这一点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背景得到阐释。二战之后,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西方20世纪50到60年代的经济黄金增长期,科技的进步以加速度的步伐呈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1984年出现了无人工厂。在带来生产力和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科技的发展造成大众传媒的生活化,社会的同质化趋向越来越显著,机器由最初解放人的工具变成了人沦为机器的附庸。国际政治深陷两极对立,发达国家内部政治反战、罢工、示威游行时有发生。不同立场、专业的学者对这种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在其1964年出版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持续发展使得原本用于解放人、服务人的工厂机器却成束缚人、控制人的手段,人沦为机器的附庸,这就是人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缺乏批判性、反抗力量、内在否定性和精神追求,社会变成了在技术、政治、文化和言论等方面的“异化社会”。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和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等著作,认为相对于农业文明(第一次浪潮)、工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现在处于第三次浪潮(新技术、信息社会),现代科技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结构及生活形态,人类的未来是知识经济社会。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在其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一书中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消费社会”“科技治国论”成为其论证的重要主题。埃里希·弗罗姆1976年在其出版的《占有还是生存》一书中认为,现在的社会是“占有型社会”,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将来的社会是“生存型社会”。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后现代社会”,对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逐步建构起来的科学、自由、民主、平等、权利、进步等核心概念和普遍原则进行“解构”。这是贝克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理论研究背景,贝克针对他们的看法在1986年出版了他的《风险社会》一书,独辟蹊径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还进一步提出了“全球风险社会”的概念,这是学术研究中的研究视角的创新和核心概念的创新。《风险社会》问世以来,影响不断扩大,在中国也是一本高频率引用的学术专著。

1986年4月26日在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影响是这本书最好的注脚。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其中的外交新思维就是基于这次核事故的反思,与贝克的“风险社会”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此次核事故使得整个欧洲陷入核污染的恐慌之中,在核事故面前,不论人的身份、阶级、财富如何不同,所有人都“平等地”面临辐射风险(即“飞去来器效应”)。这一事件也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二是贝克在《风险社会》中认为,正是古典工业社会和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孕育和催生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这一概念也正是源于对现代性的反思,是现代化的后果。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风险社会的来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风险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技术风险、社会风险而非自然风险。工业社会遵循的是财富分配的逻辑,风险社会遵循的是风险分配的逻辑。因此,风险社会不是阶级社会。风险社会同时也是科学社会、媒体社会、信息社会、灾难社会,不确定性、不可见性、非现实性是现代风险的特征,风险的来源更加多元且复杂,难以预测。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超越国界的全球性、非阶级性、平等性和客观性,特权政治空间越来越小。风险可分为可认知、可控的风险和在目前不可认知、不可控的风险,前者可以进行风险管理,而后者无法管理。在风险社会,社会保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仅需要解决常规时期的风险,也要思考特殊时期社会保障如何运作以应对未知风险。

三是在写作中,我们要学习《风险社会》中从新的视角研究问题,站在批判、反思的立场思考问题,论证及其规范性的表述,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并且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写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比较分析法验证自己的观点,用词要精确,表述要有逻辑和哲理,标题表述要画龙点睛和简明扼要。


第二位主讲者闫恺妮同学分享了美国人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于2021年出版的《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You Are What You Risk: the New Art and Science of Navigating an Uncertain World),这本书是作者2016年出版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一书的续篇。作者以“灰犀牛”指代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式的危机是指我们本来应该看到但却没看到的危险,又或是我们有意忽视了的危险。灰犀牛事件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许多危机的发生根源于人们对那些早已存在、甚至广为人知的风险因素的忽视、漠视或不作为,使得本来可以在源头或早期就遏止的风险最终演化为现实的危机。

《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一书首先创造了许多新名词帮助我们更好了解风险是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如“风险生态系统始于自己的风险指纹”“风险同理心以及风险厌恶和风险认知的区别”以及“风险能动性”“风险素养”“风险肌肉”“风险组合”“风险保护伞”“风险文化”等新词汇。了解风险类型和风险指纹,可以清楚了解我们过去的风险意识、应对风险的方式,让我们更好的明白我们面对风险其目的是为了可接受能力的提升,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其次,作者认为正确认知风险是决策的基础。我们要经常进行风险素养训练,重塑风险关系,让大脑和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走出舒适区,把生活中的风险当作一个组合来对待,把每一个决定当作一个风险决策去平衡决策。同时,也要建立风险生态系统,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消减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虽然风险无处不在,但我们依旧拥有改变的权利,想要降低风险带来的伤害,我们就得正视风险,通过了解风险指纹的构成因素,找到自己看待风险的态度。再次,危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或情境,虽然风险无处不在,但我们依旧拥有改变的权利,想要降低风险带来的伤害,我们就得正视风险,通过了解风险指纹的构成因素,找到自己看待风险的态度,不断走出舒适区,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关于对写作的启示,闫恺妮同学的主要感悟如下:一是关于风险的启发,先天人格与后天教育和个人成长经历交织成了我们的风险意识,人格、经历和社会背景印下了每个人独特的风险指纹,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风险人格,积极地拥抱变化、推动变革。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构建一种积极的“好的”风险对话时,我们就能够恰当地审视处境和利益的关系,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风险。二是在专业写作方面,该书结构精巧,作者将章节都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划分为三个部分,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使读者在阅读中始终紧跟作者的思路和逻辑。三是作者深谙如何第一眼就吸引读者,作者将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比喻为灰犀牛,以动物来比喻风险,与黑天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为人们研究风险隐喻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张老师在点评中补充道:一是比较而言,《风险社会》主要是研究现代风险的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侧重于描述风险社会是一个以人类造成的风险为特征的世界这种客观性存在,而《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重点是讲人如何正确地与风险共存、认知风险、判断风险、接受风险等,从心理上、观念上、感情上、行为上做好风险管理。“零风险”“无风险”既是一种幻想,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错觉。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推进了一步。要学会把二者贯通来读。二是灰犀牛的作者明确提出了“风险厌恶型社会”,并且从人性、历史事件、社会生活案例中给予处分论证。灰犀牛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提高自己对于风险的认知,不断走出舒适区,构建我们自己的风险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组织及其管理者,也要学会如何与风险共舞。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三是作者从各个角度对风险的系统分析以及从不同侧面对风险管理进行的全面研究,全书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都仅仅围绕全书的主题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四是这本书虽然不是一本学术专著,但是作者写作逻辑和写作技巧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划分我们的写作结构厘清我们的写作思路,如何通过标题将我们的写作内容进行准确概括。五是书中穿插的大量的活生生的案例来佐证作者的观点,对自己创造的很多新概念的界定并且醒目地标示出来,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都值得借鉴。

第三位主讲者钟文迪同学分享了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于2011年出版的《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一书。

塔勒布围绕“黑天鹅”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无法预测“黑天鹅”和如何应对“黑天鹅”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塔勒布认为,“黑天鹅”意即小概率且影响巨大的事件(危机),“黑天鹅事件”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事件。黑天鹅事件的三个特征:不可预测、影响重大、事后可以被分析。虽然黑天鹅事件发生概率很小,但它在很多领域一直在发生,而且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塔勒布认为,“黑天鹅”源于人类认知方式的局限性:人类更多地关注于正常现象,得出一般结论,并且自动屏蔽极端观点。比如,大家在书本里所学到的大多数知识,以及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认知等等,都是将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设置成各种概念,简化成特定的模型和结构。虽然这些“分门别类”的工作有益于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但当大家习以为常,视为理所应当的时候,就会自然地忽略不同范畴之间的模糊缓冲地带,从而导致问题的产生。这就是塔勒布称为“柏拉图化”的现象——只关注于纯粹而有明确定义的“形式”而导致的错误。为了直观地表现“柏拉图的乌托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塔勒布又引申出两个概念——“平均斯坦”与“极端斯坦”进行解释。“平均斯坦”指单个事件的影响很小,只有群体才能具备影响。在平均斯坦中,可以从局部推知整体,从一段时间推知长期,从已知推知未知。它的事件分布是呈“钟型曲线”分布的。“极端斯坦”指某个个体,能够对整体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相对于平均斯坦,极端斯坦则是充满了随机性的现实世界,在极端斯坦中,世界构成极不稳定,成员们的差别极大,极少数的极端事件,对整体具有不成比例的巨大的影响,“黑天鹅”现象通常发生在极端斯坦。政治家、科学家、历史学家们都一直在试图通过研究客观规律,来预测未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确定和安全,但塔勒布认为,我们的世界是由未知、极端事件来主导的。我们过于依赖统计数据和常规经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让我们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和应对那些“黑天鹅”事件。

第二部分是塔勒布对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黑天鹅”的解释,他认为源于我们经常存在的4种思维误区。第一种是叙述谬误。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喜欢强加各种逻辑关系,把客观事实和人为解释混淆起来。人类大脑为了理解和记住一系列事实,会给这些事实强行加上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历史本质上是由一系列重大不确定性事件驱动的结果,这类事件就是黑天鹅。第二种是证实谬误,人们总是习惯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总结一些规律,并用这些规律去推导其它事情。第三种即是“沉默的证据”。世界其实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们在歌颂一个天才的成功之时,却往往忘记了那些被埋没的天才。第四种是游戏谬误。人们习惯用类似游戏规则去处理现实世界里的复杂问题。可现实世界既不是游戏,也不是考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现实世界里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也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操作模板。

第三部分是应如何应对黑天鹅?塔勒布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不要预测,保持未知。不要试图预测黑天鹅事件,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件无法预测的事情。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因变化而需要知识的事务,通常是没有专家的。二是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把时间精力花在做准备上,而不是花在做预测上,当你抛弃准确预测未来的想法时,你就会把精力集中在当下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之中。三是采用杠铃策略。允许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两种状态的存在,把80%的时间、精力、储蓄等放在平均斯坦领域,20%放在极端斯坦领域。

最后,钟文迪同学总结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写作启示:一是要有跨学科思维。塔勒布在《黑天鹅》中结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数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为书中的理论提供了广泛的视角,使得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解释,而是用多元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二是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塔勒布善于通过讲故事来传达复杂的概念和理论。例如,他引用了许多历史上的黑天鹅事件,如9·11事件、次贷危机等。这种通过真实事件来解释理论的方式,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并与理论产生共鸣。三是运用启发性的类比。书中大量使用了类比和隐喻,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他的观点。例如,塔勒布将“黑天鹅”事件形容为稀有但影响巨大的事情,从而创造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概念,并在学术和大众文化中广泛流行。四是勇于挑战传统认知:塔勒布的写作风格富有批判性,特别是在挑战传统的经济学和预测模型时,他毫不留情。这种敢于质疑权威和传统观点的写作手法,不仅引人思考,也增加了作品的独特性和深度。五是具有哲学深度与现实关照。书中的写作既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反思,如对于知识的有限性与人类理性局限的探讨,同时又关照现实,给读者提供了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进行思考与行动的实际建议。

针对钟文迪同学的讲述和理解,张老师做了相关补充:一是“黑天鹅”一词是作者自己独创的词汇用以描绘典型的现象,但读者并不知道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因此需要清晰地对其进行界定。作者阐释得很清楚,我们要学习和掌握作者对新的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外延的分析。二是我们面对未知、不确定的社会变化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逆向力,面对困难时要懂得灵活变通,增强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不要出现读死书、死读书和读书死的情况。三是我们要学会立足于现在,用已知来应对未知、用确定性(制度、知识等)来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危机)。四是在写作上,学习作者鲜明的立场、朴实的文风、深刻的问题意识、比较分析方法的恰当运用、基于反思性的思考得出全新的观点并且进行充分论证的方式、开门见山的表述形式。如果把这本书和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1948年出版的《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一书结合起来读,会对这本书理解的更深刻。

图/文 刘行思


附件1:本期阅读书目使用版本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美)米歇尔·渥克:《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冯毅、张立莹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附件2:研究生第二课堂(社会保障专业读书会)介绍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社会保障专业读书会》是在张永理老师指导下,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课外开设的公益课程,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术观点与思想、思维逻辑、科学方法和学术研究规范。读书会的方式是学生通过阅读学术名著发现和找到其中的写作与学术研究逻辑,在精读名著之后以课堂PPT展示的方式学习名著中的问题意识(观念)、思维(逻辑)、态度(伦理)、立场、方法、文风(规范)等方面,按照专题形式进行研读,从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内在逻辑、框架设计、材料选择、论证过程、写作风格、研究方法运用及其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消除目前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某些想当然、不自知的常识性低级错误,学生在经典著作阅读中获得成长,培养真正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的科学规范与素养技能。

张永理老师自2012年起开设公益性硕士生的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由老师开列经典书目阅读清单,并且每半年更新一次阅读书目清单内容,在春季、秋季持续开设,学生根据书单的安排,每2周举行一次,每年16-20次。每次由1-3位学生线下根据阅读要求主讲所读名著,介绍名著内容及其对学术研究方面的启示,随后老师逐一进行点评并且补充完善。至今一共举办130多次,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治政策和老师出国访学有过短暂中断,2023年初新冠疫情结束后恢复读书会活动。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