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6:45,资深外交家、前外交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驻朝大使武东和先生在政治与公共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李群英老师和李晓燕老师的陪同下,做客“口述当代中国外交”,以其在礼宾司以及在担任大使期间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关于外交礼仪的讲座。
武大使指出,外交礼宾是涉外人员的必修课程,不懂礼宾的外交官将会是个跛脚的外交官。所以,礼宾在外交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拓展,中国更加重视礼宾在外交工作当中的作用。外交礼宾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武大使着其精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首先是外交礼宾及指导原则。武大使将外交礼宾的指导原则归结为“八项注意”,分别为:主权平等原则、对等原则、平衡原则、惯例原则、礼宾次序、右上原则、互惠原则、礼让原则。主权平等在国际外交礼仪中表现为对主权国家的象征(包括国家元首、国旗、国歌、国徽等)的特殊尊重。主权国家和主权国家之间可以建立外交关系,派遣外交代表、缔结国家间的条约。一般情况下,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每一个主权国家都享有同等的代表权和投票权,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对等原则指的是两个国家、两个实体、两个个人的对等,通常依据的是国家间的协议和国际惯例。平衡原则是指无差别的、不存才厚此薄彼、一视同仁的原则,讲求平衡的外交礼节,忌讳在众多客人当中毫无理由地优厚或冷落某一些人。之后,武大使又结合自己的外交实践讲述了剩下的五项注意。
其次是国宾访问及礼宾安排。国宾的欢迎仪式是国宾访问当中最重要的礼遇活动之一。欢迎仪式的安排包括:悬挂两国国旗、铺红地毯、安排海陆空三军仪仗队、军乐队、礼炮释放队、献花的少年儿童等。针对不同国家的特殊习俗,外交官需要根据外交实践当中的经验以及运用个人智慧加以处理,以做到巧妙而不失礼。其次是国宴,国宴不但是展示主国对宾国友好态度的重要活动,更是外交谈判的主要“阵地”之一。武大使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因错误地运用外交礼仪而造成的尴尬和外交失误,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外交礼仪的重要性。
最后是外交语言及其特点。外交语言做为国家间沟通的工具,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正规性。外交语言具有政策性强、措辞严谨,用词巧妙委婉的特点。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针对武大使所讲的礼宾问题以及武大使在非洲、朝鲜工作的经历提出了许多问题。大使用幽默的语言耐心地讲解,使得教室中笑声和掌声阵阵。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