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公告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召开研究生毕业座谈会暨毕业生与低年级学生交流会

作者:政管学院网络信息员 发布时间:2007-06-15 阅读数:

6月13日下午,我院研究生毕业座谈会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贵宾室召开。即将毕业离校的2007届博士生、硕士生代表15人,一、二年级博士生、硕士生代表20余人以及副院长常保国、各研究所、教研室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大家就研究生阶段学习过程中的感触、对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建议以及学习和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展开交流。座谈会由研工办主任吴意芬主持。 

毕业生代表首先对三年来学院老师的培养教育表示感谢,就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毕业生希望能够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适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注意学科交叉性,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素养和研究视野;严格课程修读标准,提高考核质量要求,确保学习效果。博士毕业生邓宇希望学院在低年级阶段开设专门的有关研究方法、论文规范的课程,建议可以用往届学生的论文作为案例,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素养和研究能力。几位毕业生提到了英语的重要性,希望以后学院各专业都开设本专业英语,注意安排研究生阅读英文资料。就研究生的管理方面,博士生彭润金提出希望学院能够健全研究生自治组织,如院研究生会、团总支,完善蓟门学社,以推动我院研究生日常学习讨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和对外交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发展的平台。 

在与一、二年级同学的交流中,毕业生们讲述了自己在学习、实习、论文写作和找工作方面的诸多感受。希望他们注重学业,打好专业基础;要主动寻找实习机会,增加实践经验,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对毕业论文时间安排要合理,做开题报告前要认真、广泛地搜集资料,要早动手,争取在研三或者博三第一学期中后期找工作高峰到来前完成初稿。找工作方面,大家谈的很热烈,从简历制作、投递、搜集招聘信息、面试的准备,以至找工作过程中的心态,毕业生们都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座谈会上,辅导员施春梅老师对毕业生们三年来支持学院工作表示感谢,并通报了本届43名博士、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希望大家重视学业,不断思考,保持自信,用心做人做事。行政管理研究所长刘俊生教授讲述了国外在人才成长研究方面的成果,强调兴趣、能力、机会三要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这三点充实自己,把握发展机会。政治学研究所长林存光教授期望大家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先谋生存,再求发展,不要以当下的状态来衡量是否成功,以阳光的心态面向未来。博士生导师屈超立教授回忆了20年前自己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指出20年变化非常大,那时候硕士研究生是最高学历,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你”;他希望同学们毕业以后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坚持下去,即使不喜欢,也找一个相关的喜欢的专业领域继续学习,“毕业”不等于“业毕”;屈老师还告诫毕业生在当今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要注意修身,要洁身自好,不要做唐太宗所说的“用金弹子打鸟”的事情,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不该得到的物质财富。行政管理研究所翟校义副教授指出,毕业只是同学们迈向社会、迈向目标的第一步,所以请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同时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要保持低调,注重与同事团结合作,因为在学校里当学生就好比是打乒乓球,而到社会上工作则类似于踢足球。公共管理教研室的胡叔宝副教授提出要尽人事,听天命,首先要努力奋斗,不能以后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觉得是混过来的,同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个人力量有限,不要硬把不该有的责任和负担扛到自己肩上,要学会适应环境。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马建川教授告诫同学们到社会上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学会变通,不能过于迂腐,还指出在学校做学生很容易,因为考试很容易出结果,自己一个人的奋斗就能决定,而到了社会上则不一定,你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很多人的认同才行。 

常保国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指出组织这次毕业生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同学们在离开母校时留下对研究生意见和具体建议,以促进学院、学校的研究生工作;二是通过毕业生的“现身说法”,对一、二年级同学提供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他向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要高度重视学业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在学期间要基本确定一个弹性的人生发展目标,要能合理地安排好各种互相冲突的学习;要注意提高修养和境界,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会议气氛轻松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对学校、学院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们也再次聆听了老师们的教诲和祝福;低年级同学们通过听取师兄师姐的感触和建议,为接下来的学习安排、论文写作、找工作等也积累了间接的经验。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