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科研资讯 >> 正文

公共管理学术沙龙第12期:“万里无云万里天”——庄子的精神世界

作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门户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2-26 阅读数:

121日,公共管理学术沙龙第12期在学院路校区举办,沙龙首次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由胡叔宝教授做了“万里无云万里天——庄子的精神世界”主题报告,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及研究生约30多人参与了此次沙龙。

胡叔宝教授对庄子思想多年来潜心研究,并出版有《<庄子>释义》一书。在主题报告中,胡教授以“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开篇,从对“道”的认知到庄子的养生之道、处世之道乃至治国之道对庄子思想进行了多维度探讨。胡教授谈到,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将自己触摸到的部分当做“大象”本身,从而引起是非之争,并产生了情感上的困惑。真正的自然状态是“物我一体”,“物我两在”只是一种分别状态,我们本来是处在与外物融为一体的状态,只是当我们因为某种情感因素而对外物加以分别时,才会以察看、判断等方式对待外物,从而产生物、我以及物、物的分别。而“道”既是通往“物我一体”之路,我们要走出物我分别的世界,达到物我部分的状态,就能悟道。接着,胡教授以《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释庄子的养生之道,认为“刀”隐喻人自身,而“牛”隐喻自身所处的环境,在与社会打交道时,自身与社会规则和环境融为一体,逍遥自得,以无分别之心顺随日常的分别,就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治国之道方面,很多人认为庄子不谈治国,胡教授则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只不过庄子认为人世间没有什么真正的是非,治国者不能以自己的是非好恶去治理国家,否则就会带来伤害,只需要顺随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之性制定必要的规则,让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就行了。此外,胡叔宝教授还从对庄子的研究引申到关于文化习俗、科学思想等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互动中,师生们就庄子与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比较、庄子“有无”思想与佛学“自性本空”的思想比较、“物我不分”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现代科学发展对庄子思想的挑战以及庄子思想在公共事务治理方面受到的质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期沙龙主题激发了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兴趣,并为思想观念和理论研究突破学科边界的局限提供了新的推动形式。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