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科研资讯 >> 正文

公共管理学术沙龙第13期:“心灵与般若”——佛教心理学漫谈

作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门户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2-26 阅读数:

1222日,公共管理学术沙龙第13期在学院路校区举办,本期沙龙围绕佛教思想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由商磊教授做了“心灵与般若——佛教心理学漫谈”主题报告,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及研究生约三十多人参与了此次沙龙。

在主题报告中,商磊教授结合自己近几年在佛法方面的虔心修证与研究,对佛教思想与心理学的内在契合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从“为什么佛教可以成为心理学”、“佛教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有何不同”、“关于人格结构的构成”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首先,商磊教授简要介绍了有关佛教的基本旨趣,自唐代以来,就有“儒教治国、道教治身、佛教治心”的传统,佛教本身就是关于心灵觉醒的智慧。接着,商磊教授重点阐述了佛教与心理学的契合之处,从佛家经典《心经》、《金刚经》等根本教义中发现其学理依据,认为佛教的中心思想正在于如何调伏、净化和庄严己心。佛教的唯识论与认知心理学也有相通之处,强调如何在妄心基础上“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明心见性”;佛教中“戒、定、慧”的思想落脚点也都在一个“心”上;尤其是佛学研究最关注的两大问题“心性与生死”,在心性方面对“凡夫心”与“本性”(即“佛心”)的认知亦颇具启发。商磊教授还提到,对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在近代以来就已有国学大家涉论,国学大师梁启超就曾有过《佛教心理学浅测》的专论之作。进而商磊教授将佛教心理学与现代西方心理学进行了对比,西方心理学更多被视为自然哲学,推崇实证研究,且日益转向“第三人称”的研究。尽管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类深层意识结构的研究有所突破,但佛教思想在这方面更为深邃。如精神分析学派提出了人类意识的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而佛教的“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对意识结构认知既有相通之处又有高妙所在。最后,商磊教授从人格结构的构成方面,将心理学上的“自我、本我与超我”和佛教中的“无我”结合起来思考,对如何去除“我执”(包括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做了详细阐述。

在讨论互动中,商磊教授同与会的师生还就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境况、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比较、佛教与现代科学、对佛教思想的质疑和批判以及佛教、佛学、佛法在不同意义上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佛教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之一,无疑具有重要的思想影响和研究价值。本期沙龙以佛教思想为主题,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前沿进行探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也是学术研究进行融会贯通的有益探索。同时,沙龙主题所探讨的诸多思想观点,对现代社会中的心灵安顿和个人心性修为都颇有启益。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