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科研资讯 >> 正文

郭台辉教授做客致公论坛第十九讲

作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门户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4-24 阅读数:

 

4月23日晚7点,我院致公论坛第十九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810会议室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郭台辉教授以“公民身份的概念结构:一种中立的理解”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我院政治学系主任庞金友教授主持论坛并做了精彩评论。

郭台辉教授强调自己是以概念史的研究范式开展对公民身份问题的学术研究。他在演讲开始时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公民身份的研究中保持价值中立?”即如何使公民身份概念摆脱民主、平等这类不可承受的价值之重,轻松地应用和理解公民身份这个概念。他从两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学术阐释。

在第一部分,郭老师从公民身份的界定、结构、态度、转型四个层面论述了对于公民身份应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他从“membership”(即……的成员)这一新颖的视角去解构公民身份的概念,认为“membership”应该包含排斥和包容边界、中心组织以及控制共同体的某种资源三个维度。他认为公民身份的概念经历了从共同体成员到政治共同体成员,再到政治共同体及其成员的正式关系的发展演变,而共同体与其成员的关系则是公民身份所蕴含的最重要内容。随着公民身份概念的发展,公民身份的研究也经历了从一个问题到一种视角的转型。

郭老师用公民身份概念观照中国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公民身份概念如何为政府所接受”、“公民身份如何与家国天下等传统中国政治共同体观念结合”、“作为一种工具,公民身份如何概念化和建立测量指标体系”三个问题,并对此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他厚重的本土关怀意识。

在第二部分,郭老师从概念网络结构的历史形成角度对公民行动、公民认同、公民权利、公民教育等相关延伸性概念进行了概念网络体系的构建。他从原则、制度、实践、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公民权力概念,从合法性认同、拒斥性认同、重构性认同的角度分析了公民认同概念,从制度行动、个体行动、社会抗争的角度分析了公民行动概念,从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民主公民身份教育、国民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公民教育概念,从而形成了关于公民身份的丰富延伸性概念体系。

最后郭老师分享了他研究的两点中心结论:一是公民身份是一个与价值无涉的概念,二是公民身份概念可以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中,与任何价值归结在一起进行讨论。

演讲过后,现场同学还就“能否实现人民与公民概念的结合”、“公民教育问题的前沿理论研究”等问题与郭老师进行了讨论,论坛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杨志)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