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科研资讯 >> 正文

“致公论坛”第五十六讲:论非洲的政治制度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16 阅读数:

2019年9月12日上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致公论坛”第五十六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810会议室举行。荷兰莱顿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讲师Abdourahamane Idrissa Abdoulaye博士以“论非洲的政治制度”为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评论嘉宾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郑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李筠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Abdourahamane Idrissa Abdoulaye博士做客“致公论坛”)

讲座伊始,Idrissa博士首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与经历做了简要介绍。既而,Idrissa开始从学术角度分析自己今天的演讲主题:论非洲的政治制度。Idrissa博士的学术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Idrissa博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在他看来,非洲应分为两个单元来进行政治分析,分别是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此外,Idrissa介绍了学界对于政治制度的三种定义方式,分别是法制/宪法分析进路、实证分析进路以及理论-实证分析进路。基于这三种进路,Idrissa介绍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工具——动态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由两部分构成,即“真实国家”与“法理国家”,政治制度则是二者之间的辩证平衡的结果。第二部分,Idrissa博士对于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西方国家的非洲研究者普遍认为,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当代非洲国家是效率低下且无能的,是人格化与庇护主义的,是歧视性与派系林立的;同时,在非洲,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得到足够的平衡。然而,Idrissa认为,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当代非洲国家仍然能够在混乱秩序与再分配体系上发挥作用。Idrissa主张要用一种更加动态的观点来看待非洲政治。他认为政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异质性,而政治制度的变化需要观察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的变化。Idrissa认为殖民主义是非洲政治变化的分水岭,他分别从性别、代际、社会不平等与文化四个方面,展示了殖民前后非洲社会阶层关系的变化。第三部分,Idrissa博士阐述了非洲精英政治的现状及未来。他以贝宁、尼日尔与喀麦隆三个国家为例,向我们展示了非洲的政治精英是如何通过选举、政变以及宪法政变等方式成为领导人;并从结构、意识形态与非洲一体化进程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洲政治制度在未来改变的动力。

在评论环节,郑红副教授引用戴维·伊斯顿的“反馈环”理论以及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特征对本次演讲进行评议,并与Idrissa博士互相交换了学术意见。同学们分别从民主与发展的优先性以及中国与非洲在现代政治发展上的异同,与Idrissa博士展开了热烈地交流讨论。

最后,李筠副教授就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和点评,并欢迎Idrissa博士下次再莅临学院致公论坛讲座。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