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科研资讯 >> 正文

“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与规范性”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5 阅读数:

2022年12月1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政治学基础理论学术研究”创新团队承办的“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与规范性”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政治学界的20名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

会议正式开始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庞金友教授向各位与会者表示问候和感谢,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当前时代提供了重新构建中国式知识体系的契机与可能性,期待各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创新团队负责人黄璇副教授进一步说明了会议议程,并组织参会学者合影留念。

       

 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由《天津社会科学》的唐静编审主持。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张贤明教授认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政治学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明、学科、方法三方面展开探讨其自主性的建立,主张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是自主的,而非自闭的,只有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进行文明间、学科间和方法间的互鉴和对话,才能构建起学科自主的知识体系。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邓曦泽教授着眼于当前学术界出现的学术民族主义思潮,深入地厘清了话语概念,指出中国学术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无可厚非,但是中国学术仍需要理性、冷静和定力,在现代学术话语之下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李石教授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和公正”五个共同价值为切入点,指出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政治价值会产生新的动向,而中国政治学者应当勇于抢占先机,提供中国政治学的解释,主导话语体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柏志老师认为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不一定要诉诸于民族主义的情节,也不一定要中西对比的二元话语体系中思考,而是自主地直面全新议题,重建面向风险社会的公共生活,为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善”提供新方案,以此为中国政治学的知识重建提供新的契机。

第二单元主题是“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规范性”,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柏志老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续添教授从历史的维度理解中国政治学新发展中的规范性,认为对待既有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应当恪守学术规范与技术规范,而在内容与范围上不断寻求突破,处理好新知与旧知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学科间性带来的规范问题,可以通过知识生产的同质性加以解决。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朱慧玲副教授主张公共哲学能够为构建政治学自主性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进路,关通过注社会现实问题,进入公共领域,促进或引领大众公众参与政治哲学话题,可以丰富和充实政治哲学,同时能够检验理论的显示实用性,更是构建政治学自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孙金昱老师从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出发,指出当代政治哲学是从具体政治问题出发的规范性研究,即针对具体的社会议题,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思考解决方案及其背后的价值支撑,再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炜老师在罗尔斯的启发下,尝试将合法抱怨纳入到政治哲学的讨论,他认为合法抱怨提供了对各种合理的正义观念之可能后果的审视途径,合法抱怨意味着对制度尚有所期待,相反无抱怨才是值得警惕的,最终得出结论,正义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每个合法抱怨都必须得到回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任剑涛教授从国家主义的立场理解现代社会,指出当下我们处在国家主义复辟的精神氛围中,反国家主义、超国家主义都未能实际地替代国家主义,因而在国家主义氛围太过浓厚的情况下,平衡弱国家主义表述和强国家主义表述,实现对国家的约束,成为政治学规范研究的第一问题。

第三单元主题是“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国家论题”,由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讲师夏林老师主持。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肖滨教授从法律规范、执行主体、运行规则、权力边界、权利补偿五个方面检讨赋码权的无序扩张,提醒大家警惕数字利维坦的出现,并主张反思治理概念框架下的政治学研究,认为政治学学科建设在价值取向方面,需要平衡国家治理与社会活力及公民权益,不能单维度地强调国家治理效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谢惠媛教授认为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社会中,错综复杂的社会诉求展现出价值体系内部不同的规范之间的矛盾张力,产生了国家治理的两难处境,为解决这种困境尤其需要制度层面的优化,即制度的制定必须考量治理者“应当做”与“能够做”的匹配度,并且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通畅社会表达渠道。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陈周旺教授认为竞争性选举通常会带来两种困难,一是无法确保最好的候选人当选,二是容易制造社会对立,其包容性有限,相对而言包容性选举则能够实现整体的最大利益,指出中国选举实践更倾向于包容性选举,存在构建包容性选举的可能性。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王清教授围绕市场转型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尝试把国家视为自变量,从国家角度解释地方政府行为向忠诚执行的转变,指出2012年以后中国新一轮国家政权的建设采用“权力配置”、“激励方向”和“压力结构”三重机制改变了国家与官僚机构的关系,强化政府作为代理人的服从意识,从而纠正地方政府的行为。

第四单元主题是“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全球关怀”,由《学海》编辑部的成婧副研究员主持。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张凤阳教授系统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必须努力在自主性和开放性之间保持良好的动态的平衡,另一方面应当立基于现代性平台,设法谋求基本政治概念尤其是规范性政治概念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并需要诉诸于可沟通的语言。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讲师夏林老师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展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梳理了国际关系理论中中国学派的形成必要性、产生过程和基本概念,并提出理论展望,走多元一体的发展路径,打破“三言叙事”,助力中国规避“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应对全球化新时期新问题。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黄金辉教授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生和基本内涵,比较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世界现代化的共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命题本质上是中西现代化道路执政、现代化话语权之争,进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内含着三对矛盾有待解决,最后解读了当前对中国现代化命题的三种认识误区及其危害。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黄璇副教授回顾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提出“命题驱动”与“应激自驱”两个概念概括了两种知识体系建构的路径,尽管承认命题驱动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必须认识到它会导致自主性的缺乏,造成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完善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只有克制赋题,政治学界才能获得基于国家实际处境的应激反应而形成自驱的成长空间,才能重建中国政治学现代知识体系的自主性。

最后,黄璇老师对会议进行了简要总结,感谢参会学者的精彩分享以及对创新团队的支持,并期待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