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晚间17:00——19:00,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公共管理二班读书会在同学们的期待中于端升楼404如期举行。此次读书心得分享会,全体会员踊跃参与,对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力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历史解读和现实意义探讨。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面对东西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学界对中国的制度变革、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了诸多探索。钱穆先生作为国学大师、历史学家,敏锐地提出了自己的探索方向——以史为鉴。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文化和制度设计得失的考量,扬长避短、损益改进,并切实地植根中国文化土壤,以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平稳进步。其呕心沥血之结晶即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该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本次读书会采取主持人串讲,首先依据本书的学术背景,结合著作的自身体系构建一个知识的框架,然后由各位会员结合自身感触去填补此知识体系中的学术枝叶的方法。会员和主持人双向互动,在对书本基础性知识的回忆与巩固中,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思想。
读书会首先重点围绕“制度与人事的博弈”,通过对汉、唐、宋、明、清历代基本制度的流变的讲解,并结合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帝王的实际案例分析,对中国古代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思考。其次,会员们对中国地方的政治改革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有益的探讨。
此外,会员们旁征博引,通过对《周礼》、《通典》等古代优秀制度著作的个性化解读,增进了对制度文明的理解;通过对欧美的民主宪政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承续关系,以及日本的文化革新等,验证着文明和制度的关系。同时,部分会员对书中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判,提出了自己关于这一问题的独特思考。
两个小时倏忽而过,与会成员意兴尤酣。会议的最后,大家彼此交流了各自读书的方法和心得,并对如何完善读书会的开展流程,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率,如何增进读书会的讨论效果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会后,大家普遍认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这次读书会收益匪浅。读书的确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但是只有在彼此思想的碰撞和共鸣中,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和更深的体悟。大家对读书会提出了很高的期待,同时也决心和主持人一道把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2009级公二班读书会办得越来越好!
供稿人:李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