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上午8时30分至12时,2023年第8期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在研究生院教学图书综合楼1016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思想观念更新”的主题展开,张永理老师主持,由刘民昊、闫恺妮与钟文迪三位同学主讲。
第一位主讲者刘民昊同学分享了意大利学者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于1725年出版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专著《新科学》(Scienza Nuova)。
(刘民昊同学分享)
《新科学》全名为《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原则》,该书基本出发点是共同人性论,认为各民族在起源和处境方面尽管各不相同,在社会发展上却都要和必须表现出某些基本一致性或规律。
维柯借助古埃及人对于历史三个时期的划分,即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最初是神的时代,神和人在地球上杂居在一起,没有婚姻制度,没有宗教和任何社会制度。信仰天神的宗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起源”。接着逐渐有了婚姻制和婚姻典礼及家庭制,正式婚姻典礼便是人类社会的“第二个起源”。接着又有了埋葬死者的典礼,从而有了灵魂不朽的观念,这便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起源”,这就是神的时代。在英雄时代里,政体是英雄统治,他们的意志和暴力就是法律。这时社会已分成家长或宗法主和平民两个阶级。平民处于家奴的地位,不能分享占卜、正式婚姻和政治权利。他们因此而日益不满,起来斗争,终于战胜贵族而享有主权,平民的民主政体便代替了贵族的专治政体。维柯用罗马史和罗马法典的具体事例来证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总是以平民的胜利而结束,于是就进入了人的时代和文明社会。每个时代都对应于不同种类的自然本性、习俗、法律、政体、语言。《新科学》超越了“古今之争”双方的囿限,试图打破笛卡尔主义的统治,为人文主义争得地位,以及将历史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
《新科学》融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化和语言学。刘民昊同学由此谈到该书对自己的启示是:在该书写作中,有时候需要借鉴多个学科的观点和方法来全面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新科学》一部开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其极具突破性的观念提示我们在写作中要避免简单地复述已有观点,而应该努力提出新的、有深度的观点或分析。
(张永理老师点评)
张老师在点评中补充说,这本书在我们今后写作方面的另外一些启示主要是:
一是从这本书本身的内容来说,该书的“第一卷 一些原则的奠定”就确定了研究的原则、要素、方法等内容。《新科学》在开篇即奠定了一些原则,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法,从确凿可凭的历史事实追溯出它们最初的起源,确立全书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一点对 学术研究规范的意识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二是相对于以前的旧科学(自然科学如物理学或自然哲学、数学、历史学、文学等),维科开创性地尝试探讨全球由各个民族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什么或者说有哪些规律?因为,在维柯的《新科学》出现以前,人类的历史书籍大多是记录一个地方、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战争史、朝代史、兴衰史、争霸史、征服史以及神的历史(有时候外化为宗教的历史)等,主要集中于王侯将相和英雄人物的历史(政治史、军事史),没有体现整个社会从古到今的全貌,没有人讨论这些历史之间的联系,人们看不到历史的全貌,没有分析和论证蕴含在这些历史中的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维柯的《新科学》旨在通过探寻不同民族的不同时期的历史事实的共同基础、彼此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从而论证整个世界人类社会有无共性。维科在《新科学》中通过思想和语言两个层面进行论证,得出的基本结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通过阶段性体现出来的,这种阶段性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不断上升的、走向进步的。一些新的历史原则就是其规律性的体现。维柯超越了以前学者的缺陷,采用了世界的、全球的眼光,对诸异教民族的历史过程和复归过程及诗性智慧论述和分析,从而建立了一门新的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历史学和文学等的一种人文社会科学。具体来说,维柯从神的统治时期的图腾、宗教、神话和传说进行考究,再分析了英雄统治时期的战争史、兴衰史和扩张史,最后研究了人的统治时期的民主政治,维柯论证出的结论是人类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是在进步的,是人类自己在推动历史的进步。这是当时维科在学术上最大的创新,对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家、思想家影响也很大。因此,我们在学术研究时需要像维柯的《新科学》一样,清楚以前的研究存在什么缺陷,这是如何让自己的研究具有前瞻性的必经之路。
三是学习《新科学》中的人文主义立场,维科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正是人类本身在推动着这历史进步,这也是构成其新科学中“新”的内容之一。《新科学》的历史哲学观点是具有突破性的,与中国古代的历史周期循环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种历史观截然不同,历史不会重复,但是由于历史的规律,可以表现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学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向善、向更美好努力,实现人类和谐共处。
四是作者具备的详细资料及其对这些资料的分类整理及其在研究中的运用能力,对学术研究素材梳理、整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这一点非常值得初学者学习。同时,维科进行研究是具备的宏观视野、对共性规律的论证过程都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典范。
五是还要注意维柯撰写《新科学》的时代背景。维科生活的时代,在中国是明末清初,在西方是取得巨大进步的时期,主要表现在:(1)自然科学方面,近代天文学如哥白尼的日心说(1543年)等的发展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1687年)精确地证明了宇宙、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并且能够通过数学公式精确地证明和显现。这种科学发展促使人们思考人类社会有没有规律?(2)在人类活动方面,欧洲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1522年),以及这种全球化进程中伴随而来对地球上各个民族的逐步了解持续深入,生活在各大洲各大洋的部落、民族和国家不再是信息孤岛,为维科的《新科学》奠定了从人类社会视野进行研究的资料与社会基础。(3)从维科的个人成长和所处的环境来说,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启蒙运动的最耀眼的地区,这种人文主义的浪潮使得“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深入民心,是维科《新科学》诞生的历史氛围和社会土壤。这启示我们在学术研究时最好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进行选题,尝试创新。
第二位闫恺妮同学分享了美国学者詹姆斯·哈威·鲁滨孙(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1937)的1911年出版的《新史学》(The New History)与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的去世后其友人于1946年编辑出版的《历史的观念》(The Idea of History with lectures 1926-1928)两本书。
(闫恺妮同学分享)
闫恺妮的分享主要是:在《新史学》中,作者鲁滨孙首先批判了以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弊端,认为旧史学过于偏重宏大叙事,忽视了能够体现历史发展的细微之处;以及旧史学深受实证主义影响,倾向于用科学和理性来研究历史。针对旧史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鲁滨孙提出并且形成了与之相对的“新史学”:第一、在史学内容上,应当抛弃陈旧的英雄史观,克服以往偏重政治史和军事史的局限,大大开阔历史学的视野,注重对普遍人和普通事物的研究。第二、在史学方法上,必须敞开自己关闭的大门,同其他学科合作,要把自然科学和现代许多新兴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当作自己的同盟军,大胆汲取和利用它们的研究成果,以促进史学研究的加强和深化。第三、在史学目的上,应该转变以往单纯“从过去的事情中汲取教训”的观念,用这类历史效用论来解决选择的问题是十分危险的。
在《历史的观念》中,柯林伍德详细梳理了从希腊罗马时期的历史编纂学发展到19世纪末的科学历史学的过程,呈现了一部历史学曲折的发展演变史。历史学在柯林武德这里得到了宏观的审视和客观的评述。柯林武德提出的著名观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出于这部书:“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最后,闫恺妮分享了这两本书对自己的启示:一是在学术立场和学术观点方面,作者鲁滨孙开篇便提出了自己对于旧史学的批判性观点,列出旧史学存在的通病,然后通过几篇演讲和论文对旧史学的问题(偏重宏大叙事、不加甄别地罗列堆砌事件、关注历史中的突变而忽视历史中的渐进)进行一一批驳,而形成了自己的新史学观点,学术观点鲜明,开篇明义,然后一一驳斥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一气呵成。
二是在写作逻辑和论证过程中,先点明其问题而后举例反驳,并非是只凭个人感情,而是通过理性例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写作中应该学习的,在写作过程中厘清事实和判断的区别,论证不是感情抒发,而是逻辑推演和事实论证。
三是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对“剪刀加浆糊”写作方式的批判,“剪刀加浆糊”发展到如今的“Ctrl+C加Ctrl+V”,这种方法只是对他人观点的摘抄和编纂,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不应该屈从于权威,并且要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正如柯林伍德写的那样“在那里历史学不是靠抄录最好的资料的证词,而是靠得出你自己的结论而写出来的。”
四是培养问题意识,而不是泛泛而谈,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撰写论文,都应该开始前就提出自己的问题,才能够通过资料和调研去寻找答案。
针对闫恺妮同学的讲述和理解,张老师补充主要如下:一是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以及在写作研究中如何选择材料和支配材料,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关键和基础性要素。二是在研究视角和学术研究的突破点方面,推陈出新,打破长期以来“自古相传的、如今还存在的那种偏重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习惯”,把历史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政治史、国家史、朝代史、军事史、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的历史的“偏心”中拓展到社会史、城市史、商业史、海上探险史、建筑史、大学史、艺术史等,把社会状况和制度中真正的联系用历史学展现出来,找到其内在的思想过程。旧史学往往关注宏大叙事,而忽视百姓的普通生活,偏好正统史学。新史学提出应该发展社会史(关注民生)、经济史、文化史、交流史(相对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史)。因此,历史是活生生的思想变化历史,不是编年大纲和以叙述英雄人物、浪漫事迹的历史剧,更不能与文学混在在一起。历史不是一门静止不变的学科,只有靠改善其方法和积累、鉴定和吸收新的材料(如主张历史研究“从地窖到阁楼”的年鉴学派),才能取得进展。
二是研究历史要有历史意识,要用历史眼光看待历史。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差异之一就是人的要素所起的作用。不能完全照搬或套用体现自然界的自然规律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社会规律,因为人类社会中活动的主体就是人,人是有情绪、感情和倾向性、偏好性的,这说明客观史学(如兰克学派的史学观念)不可能是客观的,人并非完全理性,并且人的感情并非长期稳定的,同时人是社会人,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因此历史和社会不可能用完全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来进行“客观”研究,由此产生了人文学科。研究社会及其历史,要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眼光,选对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于我们开展学术研究至关重要。这两本书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立场鲜明,论证充分,观点新颖,反驳有据,逻辑清晰,文风朴实,这也是我们写作中要借鉴的。
三是创新性。创新性实际上是学术研究的第一目标和第一要义。因此,学术研究不仅是指出前者研究的不足或错误,更重要的提出研究者自己的观点并且进展充分论证。素材相同,研究的视角和关注点不同,就有可能得出新的观点。学术研究不是炒冷饭,不要犯柯林伍德所说的“剪刀加浆糊”式的历史堆砌和毫无意义的罗列有关记载。罗列历史记载不但不能激起读者的思想和兴趣,反而使历史没有精神,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历史,才有可能做到学术创新。
最后,钟文迪同学分享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一书。
(钟文迪同学分享)
钟文迪的分享如下:《工具论》,是后世对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方面的研究所写的诸多论文整理而成,《工具论》的功用并不在于告诉读者何者为真,而是告诉读者该采用什么方式探索真理、该如何用有意义的方式理解世间万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科学本质上是要进行“解释”,或者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释一个事物为什么必然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首先要做的是将一个问题进行归类,因此他提出了“范畴”这一概念;其次,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就是用更清楚的东西来解释那些还不清楚的现象。要想保证科学解释的有效性和清晰性,这个更清楚的东西就必须是一个非常坚实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将任何一门科学中的基本前提称为第一原理,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公理。提出了“第一原理”或“公理”的观点。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问题,即科学中的第一原理那么重要,我们又是如何得到它的呢?亚里士多德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个过程其实没有演绎推理的那种逻辑必然性,因为可观察的个别事物和普遍性的第一原理之间存在一个无法跨越的逻辑鸿沟,即便积累再多的个别事物,也没办法绝对确定地得出必然的普遍结论。
关于阅读《工具论》后的启示,钟文迪分享到:第一,在论文写作时,我们可以学习到一种表达学术观点的方法,即通过论证和逻辑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强调在讨论和阐述观点时要运用逻辑和推理,确保观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他提倡使用合乎逻辑的论证结构和明确的命题陈述,以有效地表达和支持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方法强调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有助于确立学术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第二,在写作风格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亚里士多德文中运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观点,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同时尽量以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陈述论点,避免个人偏见和情绪化的语言,排除个人意见的干扰;除此之外,文章具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注重保持文风、语气和时态的一致性,避免在文中出现突兀的转换和矛盾,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三,我们的论文写作必须是带有目的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研究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或目标,学者应该明确他们的研究问题和假设,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研究,这样的论文才能有现实的意义,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学术创作”。
张老师点评补充道: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体系及其《工具论》在这一体系中的定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知识,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理学(physics),即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界相关的知识;另一类是研究心灵相关的知识,即形而上学(meta-physics),其中又可以具体分为哲学知识和宗教知识两部分。怎样把这两类知识准确、清晰地表达和阐述出来,需要借助词汇、语句进行描述,这里的词汇就必须是清晰且精确的概念(即《工具论》中的范畴)及其符合逻辑组成的句子来科学地、完整地、规范地表达出来,这种传递、阐释促使传递者传递的信息为他人不带偏差的接受,也就达到了说话者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工具论》中,范畴即基本概念是一个关键要素,基本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核心“词汇”或关键词,它是解释知识的一个关键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知识解释的精确性。这种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学术研究的一个传统,从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篇都是探讨定义、概念,然后再探讨公理或定律。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也要遵循这一路径。
除此之外,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对知识解释的逻辑性、规范性和精确性起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一种形式就是三段论,在此种前提下的推理的正确性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缺乏逻辑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第一会使得人容易混淆事实和观念,第二是不懂得就事论事,第三是有可能故意混淆逻辑,即诡辩。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于地思辨、空想,这样会容易与现实脱节,即使有一些东西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在现实中有可能也实现不了。例如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翘起地球。这种逻辑上是成立的,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到哪里能够找到这样长一个杠杆呢?这个支点要垫到哪里呢?还要注意人类认识本身的误区和陷阱,如《工具论》中所说的“洞穴假象”,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要走向社会,深入实践,才有可能了解实际情况。这是我们公共管理学科在学术研究中要坚持的一基本原则。
【研究生第二课堂介绍】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社会保障专业读书会》是在张永理老师指导下,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课外开设的公益课程,旨在逐步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术思想、思维逻辑、科学方法和学术规范。读书会的方式是学生通过阅读学术名著发现和找到其中的写作逻辑,在阅读名著之后以课堂PPT展示学习名著中的意识(观念)、思维(逻辑)、态度(伦理)、立场、方法、文风(规范)等方面,按照专题形式进行研读,从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内在逻辑、框架设计、材料选择、论证过程、写作风格、研究方法运用及其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消除出现目前学术研究中的某些不自知的常识性错误,学生在经典著作阅读中获得成长,培养真正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的科学规范与素养技能。
张永理老师自2012年起开设公益性硕士生的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由老师开列经典书目阅读清单,并且每半年更新一次阅读书目清单内容,在春季、秋季同期开设,学生根据书单的安排,每2周举行一次,每年16-20次。每次由1-2位学生线下主讲所读名著,老师点评并且补充完善。至今一共举办120多次,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有过短暂中断,2023年初疫情结束后恢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