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学工 >> 党团学工 >> 正文

研究生第二课堂:“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第十一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07 阅读数:

2023年12月15日上午8点30至12点,2023年第11期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读书会在研究生院教学图书综合楼0110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 “立场与论证:社会研究”的主题展开,张永理老师主持,由刘行思、莫旭洁与王佳蕾三位同学主讲。

第一位主讲者刘行思同学分享了匈牙利学者亚诺什·科尔内(János Kornai,1928-2022)在1980年出版的《短缺经济学》(Economics of shortage)一书。

刘行思同学分享的内容主要是:短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是普遍性的,可以在生活的一切方面体验到它的存在。短缺是一系列更深刻原因的结果,该书力图分析这条因果链。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仍然不断受到短缺的困扰呢?在科尔内以前,虽然已有一些经济学家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未能找出最终的病根。科尔内的贡献在于对人们熟视无睹的短缺现象作了比前人更为深入的研究,把短缺作为剖析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入口,通过科学分析找到短缺现象的因果链,从而找出造成短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本身的弊病。他把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的行为与作为常态存在的短缺条件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科尔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传统的社会主义企业是资源约束型的,而传统的资本主义企业是需求约束型的。从现实情况看,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状态,在繁荣时期仍有各种资源和生产能力的闲置。而社会主义经济的状况恰恰相反,资源利用不是不足而是“过热”,总需求水平不是太低而是过高,不是大量失业而是劳动力紧张。尽管短缺强度在各个时期表现不同,但是短缺一直是现实社会主义经济的常态。关于这本书在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启示,主要是:一是该书中论证过程非常严谨,先提出假设、再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例子进行反复论证,最后针对论证结果进行假设证实的说明,对于没有证明的假设,作者会对假设进行调整和反思,比如重新限制条件等。二是为了研究的集中性和规范性,作者对研究对象做出一系列的限定,仅以最为典型的短缺经济体现最为显著国营企业为分析对象,不涉及农业、私有企业等。三是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对短缺的论证:中央计划分配不均匀,而社会是变化的,每个企业都想要更多的资源,因此形成了卖者市场,没有合适的就去找替代品。短缺创造短缺。为了说明和论证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短缺行为,作者发明了很多新的专业名词,并且对之进行清晰界定和科学论证。四是分析过程层层递进。先讲工业、大企业到非营利领域和家庭。五是该书引言的写法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借鉴意义,每章的引言部分清楚地写明上一章讲了什么,这一章要讲什么,通过承前启后体现层层递进的逻辑性。

关于这本书对我们作学术研究及其论文写作的启示,张老师在点评中补充道:

一是该书的标题新颖、简洁和醒目,同时也凸显了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说它新颖,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作者当时没有找到一本以《短缺经济学》为书名的专著,没有看到任何一本书把它作为主题,本书是作者全面考察短缺解决问题的第一个尝试。新颖性就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表现。至今我们也没有发现除它之外的第二本,别具一格,这就是这本书的一个新颖之处,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敏锐性和独到的学术洞察力,这个标题就表明在作者的这一研究就属于开创性、前瞻性研究。说它简洁,书名只有三个单词,却能抓住最核心的内容。说它醒目,书名本身就是点睛之笔,就以其独特之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验。这提示我们,真正好的研究很多从其书名或文章标题本身就可以显现出来。从这本书目录章节中的各级子标题来看,也是言简意赅。这本书的第一章告诉我们如何写导论(绪论)。在全书22章中,每一章中的引言部分写的非常好,既回顾了上一章的有关内容,又引出了本章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使得上下章节之间前后承接,以极为自然的形式层层递进,体现了全书结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和进行论文写作的学术范本。

二是关于学术研究范围的界定。作者在该书的导论中多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限定。例如该书第12页中说“在本书中……我的研究集中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书的目的……是论述东欧的那种社会主义经济类型。我主要考虑东欧的小国家。”第13页中写道“本书探讨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从现存的匈牙利的、波兰的、或保加利亚的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典型化了的’模式。”“它总是指在东欧(除南斯拉夫外)实际运行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模式。”“我们将指明,它们所涉及的是改革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还是改革后的体制。本书主要论述前者,不对改革后建立的体制作过细描述。”在研究范围与对象上集中于国营企业、国营部门。该书第24页中强调“一般来说,我不谈对外贸易。”“我不讨论农业这个特殊问题。” 在第25页中再次强调“在讨论企业时,我们几乎专指国营企业。”“我的书只详细阐述描述性解释性理论,而不提供规范性理论。”“它不包含关于经济政策或基金制度应当作出什么变革的实际建议。”虽然研究主要以作者自己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从全书来看,论证中不带任何偏向和感情色彩,都是基于事实的理性分析,是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思路进行论证,同时保持不与其他作者辩论的立场。这些都是遵循学术研究严谨性要求。

三是核心概念、新词汇及其界定。在核心概念界定方面,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是“短缺”。“短缺”一词是日常生活中常规、常见的词汇,作者超越日常体验的层次来界定这一关键词,书中第11页中写道“本书名中的‘短缺’词是一组大量现象的概称。”这本书论述的不是自然短缺,而是体制短缺、制度短缺,即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短缺。因为短缺成为理解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关键,并且对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短缺现象的表现未得到满足的初始需求、强制替代、排队长度、搜寻等。在新概念及其界定方面,为了更好地论证短缺经济的特色或独特性,这本书还提出了“瞬时调节”(instantaneous adjustment)、“短期调节”(short-term adjustment)、“长期调节”(long-term adjustment)、“强制替代”(forced substitution)、“初始需求”(initial demand)、“搜寻倾向”(search propensity)、“扩张冲动”(expansion drive)、“囤积倾向”(hoarding tendency)、“投资饥渴”(investment hunger)、“纵向短缺”(vertical shortage)、“横向短缺”(horizontal shortage)、“软预算约束”(soft budget constraint)、“硬预算约束”(hard budget constraint)等重要的新概念,并且对这些下的专业词汇都进行了科学界定和详细解释,同时运用到整本书的阐述和论证之中。这也构成了这本书最有特色的一个创新内容。


四是在研究方法上,全书都充分体现了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及其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典型的如需求约束型体制----资源约束型体制(全书的中心思想之一)、企业预算硬约束(可以破产)----企业预算软约束(不会破产)、普遍的滞存(生产过剩)----普遍的短缺、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失业和资源利用不足----短缺是核心(在职失业)、价格信号——存货信号或数量信号(非价格信号)、买方市场——卖方市场、投资风险评估----投资饥渴与扩张冲动与投资紧张、挤压经济——吸纳(式)经济或虹吸经济等。(2)匈牙利传统(经典)的社会主义经济与1968年改革后社会主义经济。(3)逻辑---经验角度的比较,通过假说性阐述与思想实验来论证应然与实然的差别。同时,制度主义分析方法也贯穿全书每一章内容。全书以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中普遍和长期存在的短缺现象为主线,以企业行为分析为重点,辅之以可读性强的图表,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方面剖析了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各个环节系统论述了短缺在一切方面都存在,解释了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使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制度条件。长期短期不是政策失误、领导人注意力偏差的结果,社会制度结构才是长期短缺的终极原因。系统论证了短缺社会主义经济的普遍性的一个基本问题。高度集中化、垂直等级管理结构、非价格信号起支配作用、根据指令性计划指标进行控制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共同属性。

五是学术研究要借鉴其超越其他研究者的直观(经验)或先验为主的做法。该书第27页写道:“讨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短缺问题的作者们,通常从消费品市场或家庭部门的经验出发。我的书与这类做法不同,他的出发点是对企业部门的考察。我身心问题的根源在这里,即在生产领域中。”这种根据生产过程和经济规律开展学术研究,因为先有生产,后有交换,最后才有消费。六是学术观点的创新,这是学术研究最精华的部分。作者在这本书中不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而且通过论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这里仅举部分创新点。如(1)短缺滋生短缺是自我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数量冲动、投资饥渴、扩张冲动、囤积倾向反过来又再生和加剧了短缺,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增强、自我维持的过程。(2)短缺与滞存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可能甚至多半会并列存在。短缺与滞存绝不能互相抵消,一个领域的短缺不能用另一个领域内的滞存补偿。一个局部市场的“过度需求”也不能为了一个局部市场的“过度供给”相互冲销。(3)强制替代是理解短缺经济的关键之一。(4)长期短缺最严重的不利后果之一或许是最严重的不利后果:本应作为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改进的动力不再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了。(5)短缺绝不是一种“危机现象”。长期短缺是资源约束型经济的正常状态,它与这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增长相容。事实上,不仅相容,而且是这种经济的固有特性之一。民众不会恐慌、不满,而是适应了短缺现象,成为习以为常秩序的一部分。(6)短缺的容忍限度是这种体制的基本特性之一,催生了“延期、灭火的”循环机制。短缺经济的最终后果由企业等必然转嫁给政府和国家,从而透支经济和政府信用。(7)短缺经济容易产生价格稳定性陷阱。价格与成本分离、价格与最初的国家偏好分离,会产生强烈敌对情绪、严重的经济后果、意义深远的政治后果。(8)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而家庭的预算约束是硬的。消费品短缺、强制替代频繁发生和企业部门的虹吸效应造成家庭成员长时间等待和排队成为不可避免的,这几乎必然导致在分配中广泛采用配给方式。(9)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庇护者—依附者”的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父爱主义(paternalism)的方式,是这种体制重要的本质特征。

第二位主讲者莫旭洁同学分享了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1933-)于1999年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一书。

莫旭洁同学分享的主要内容是:该书是阿玛蒂亚·森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森认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国民生产总值(GDP)或个人收入的增长,作为扩展社会成员享有的自由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自由同时还依赖于其他决定因素,诸如社会的和经济的安排(例如教育和保健设施),以及政治的和公民的权利(例如参与公共讨论和检视的自由)。因此他提出从扩展实质性自由的角度来看待发展。发展要求消除那些限制人们自由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实质自由的缺乏直接与经济贫困相联系,后者剥夺了人们免受饥饿、获得足够营养、得到对可治疾病的治疗、拥有适当的衣服和住所、享用清洁用水和卫生设备等自由。此外,他认为对自由的侵犯直接来源于权威主义政治人物对政治的和公众的权利的剥夺,以及对参与社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自由的限制。全书论证了自由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缺乏自由、压制自由如何阻碍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贫困、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民主、饥荒、妇女、人口和粮食、文化传统等等。

关于该书对自己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启示,莫旭洁同学分享道:一是作者论点明确,论述逻辑清晰。整本书以“自由”和“发展”为核心关键词,提出清晰的命题: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作者提出实质自由、可行能力等核心概念,全书12章内容从多个角度详细论述什么是实质自由、何为可行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可行能力等,以更好的论述自由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问题具有前瞻性。尽管《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是阿玛蒂亚·森1999年的作品,但其提出的观点仍然发人深思,对当代中国也仍然具备借鉴意义——更关注和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可行能力建设、自由全面发展。三是对已有理论有自己明确的观点。该书在论述过程中,提及了许多已有的理论和各种流派观点,如: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对这类观点,作者进行了精简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四是写作语言通俗易懂,图表运用易于读者理解。在此书中,尽管涉及经济学和哲学、伦理学专业知识,但是作者尽量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并加入了大量的例子在引言和具体论述过程中,让论述更加生动,更易于读者理解。

针对莫旭洁同学的讲述和理解,张老师重点做了如下点评和补充:

一是关于学术研究选题的新视角。该书标题言简意赅,选题视角新颖。一个独特、别致的书名会让人精神为之一震,有吸引人继续读下去的内心期待。以前的学者多半是从工业化的视角、技术进步的视角、现代化的视角、GDP视角、个人收入的视角、拥有财富的视角、政治解放的视角等看待发展、研究发展。作者认为这些都属于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工具性范畴,只有自由在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并且自由是所有价值中压倒一切的价值,这是贯穿这本书的基本原则。作者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第一个命题),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第二个命题 特定类型的自由能促进其他自由的发展)。自由是发展的核心。他所说的自由不是一种纸上权利,是真正的实质自由(substantive freedom)及其保障其实现的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可行能力(capability)如免受饥饿、夭折等之类的困苦和享受基本教育、初级医疗保健、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权利。他使自由的重要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由的重要性及其论证以前鲜见有人达到阿马蒂亚·森的高度。这个书名也暗含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比较。

二是关于批驳性论证。这方面的批判主要包括亚洲价值观、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穷人不关注政治权利、现代性假象(伪现代性)、民主和政治自由是贫穷国家所“不能承担”的奢侈品以及营养不足、饥饿、饥荒、贫困是不能被消除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等。特别是他从不同角度(如原始教义、地理、历史、国别、文化、学者与政治人物的不同等)对强势政治人物所谓的“亚洲价值观”进行批驳,从理论上讲“亚洲价值观”就只能是极端的粗制滥造。自由、民主妨碍经济发展的命题在理论上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是相互增强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我们要认清文化上的民族主义与沙文主义以及所谓的“传统的纯粹性”的危害,我们需要有欣赏其他文化和其他国家产物的基本能力。他还驳斥有些人认为的普及基本教育、初级医疗保健、提升妇女权利需要等到国家发展到比较富裕的时候才可以推行的谬论。他认为,实际上,这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恰恰具有先导性作用。对于穷人不关注政治权利的观点,实践证明(如在印度)恰恰相反,穷人非常注重他们的政治权利,并且积极参与投票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是理论上的创新点。这本书中有很多创新点,典型的如(1)自由同时具有建构性、工具性作用。自由的作用首先是建构性作用,即自由是人们的价值目标和发展目标自身固有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价值。自由本身就是价值标准,就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价值标准体系。其次,自由也发挥手段性作用(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防护性保障。自由还可以分为自由的过程层面和机会层面。(2)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自由是发展的核心。(3)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个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自由发展中至关重要。(4)女性解放与生育率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发展是最好的节育手段。(5)民主政治在防止饥荒中具有决定性作用。(6)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众讨论和社会参与非常重要等。

四是全书内容蕴涵着深深的人文关怀。阿玛蒂亚·森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穷人的经济学家”和当代经济学的良心。在这本书中,他对童工、奴役劳动、人身依附、新闻检查、政治限制、基本可行能力剥夺、性别歧视的抨击随处可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同情都是真诚的内心关怀。这启示我们要做一个坚守人性光辉的有温情的学者。

第三位主讲者王佳蕾同学分享了由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1998年)阿马蒂亚·森1981年出版的《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Poverty and Famines: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一书。

王佳蕾同学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在这本书中,阿马蒂亚·森向从未遭到质疑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这种观点认为造成饥荒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食物短缺,故往往发生在旱灾或洪涝灾害之后。通过对1940年以来发生在印度、孟加拉和非洲撒哈拉等贫穷国家和地区数起大灾荒的实证研究,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例如他在9岁时亲身经历了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这次饥荒造成了300万人死亡。如此巨大的人口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当时的印度有着充分的粮食供应,只是由于大量的农民失去工作,一贫如洗,从而失去了购买能力,粮食的分配途径遂因此而被阻断。通过审慎考察近些年发生的重大饥荒的环境条件和形成机制,阿马蒂亚·森通过研究发现,在许多大饥荒中,食物的供应能力实际上并未显著减少。相反,正是另外的社会和经济因素,如工资降低、失业大量增加、食物价格飞涨、食物分配系统崩溃等,造成了社会中某些群体陷于饿死。换句话说,饥荒的形成并不是没有粮食,而是饥饿的人有需求而无消费——这些人的粮食消费权利被废止了!这样的饥饿群体总是无钱无权的底层民众。灾荒年代受苦最深乃至大量死亡的,永远是在社会阶梯上处于低端地位的人,特别是那些根本无阶梯可上的农业劳动者。他们处于完全无法采取行动的状态——既无从获得食物,也无力逃避灾祸。

王佳蕾随后谈到该书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启示:一是该书题目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引起读者的思考。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其实书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用数学概念和符号来解释的,但是作者都放到了最后的附录当中,而前面十章的内容分析基本都是非公式化的,即使不去阅读后面的附录内容也是可以很好理解的。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深奥的术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思想,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二是书中使用了案例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分析观点,表达内容,使文章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极强。从第六章到第九章,四个地区饥荒的具体实例分析,使得阿玛蒂亚·森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十分令人信服,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加强对论证的可信度。

最后,张老师在点评中重点作了如下补充:

一是这本书标题中的“权利”一词用的“entitlement”而不是“right”,读懂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entitlement”一词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关键词。这说明作者关注的是拥有某物或做某事的资格(entitlement)被剥夺(deprived),是从福利经济学而不是从人权哲学、法哲学、政治伦理的角度开展研究。从权利(entitlement)关系这种全新的视角与权利方法来研究贫困、饥荒,以前的研究从干旱、粮食歉收、扩军备战与战争等视角实际上都是贫困、饥荒的表现,其本质权利贫困、权利失败。饥荒是食物所有权的反映,是权利失败。这种分析有别于以前大众所认为的一般情况下,饥荒发生的原因就是自然灾害和粮食供给下降,但阿玛蒂亚·森认为,所有权和交换权等权利的失败才是导致饥荒发生的真正原因,即维持生存的权利被剥夺了。

二是案例分析的视角与内容展开。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第六章“孟加拉大饥荒”这个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分析指标科学、史料丰富、数据翔实、图表清晰,论证过程自然。是案例分析的一个很好的样板。

三是创新点。除了从反思的视角引出问题意识之外,全书的创新点比较多,如(1)权利关系的内容与划分:所有权、交换权、生产方式、经济等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界定贫困的方法:清晰明确的界定了贫困的方法及其如何识别贫困,具有原创性、精确性。(3)论证饥饿、营养不良与饥荒的本质区别,澄清了很多人的模糊认识。

四是全书副标题画起到龙点睛的作用,章节标题的简洁性与规范性。对马尔萨斯的方法的驳斥,比较分析方法运用以及作者人文主义情怀等,与前一本书是一致的,就不一一细说了。


【附1】本期阅读书目使用版本

1.(匈牙利)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张晓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印度)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附2】研究生第二课堂介绍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社会保障专业读书会》是在张永理老师指导下,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课外开设的公益课程,旨在逐步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术思想、思维逻辑、科学方法和学术规范。读书会的方式是学生通过阅读学术名著发现和找到其中的写作逻辑,在阅读名著之后以课堂PPT展示学习名著中的意识(观念)、思维(逻辑)、态度(伦理)、立场、方法、文风(规范)等方面,按照专题形式进行研读,从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内在逻辑、框架设计、材料选择、论证过程、写作风格、研究方法运用及其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消除出现目前学术研究中的某些不自知的常识性错误,学生在经典著作阅读中获得成长,培养真正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的科学规范与素养技能。

张永理老师自2012年起开设公益性硕士生的第二课堂《学术思想与规范的养成》,由老师开列经典书目阅读清单,并且每半年更新一次阅读书目清单内容,在春季、秋季同期开设,学生根据书单的安排,每2周举行一次,每年10-20次。每次由1-3位学生线下主讲所读名著,老师点评并且补充完善。至今一共举办130多次,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和出国访学有过短暂中断,2023年初疫情结束后恢复进行。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科研资讯